3月22日,二黄河被水利部授予第二届“最美家乡河”称号,成为内蒙古唯一入选河流。
(资料图)
每一个来到巴彦淖尔的人,看到二黄河,都会被眼前的景色“绊”住脚。当得知二黄河来历时,更是惊讶地张大嘴巴——二黄河又叫总干渠,是河套地区各族人民靠锹挖肩挑小车推、历时10年之久、在河套大地上奋力开挖兴建的一条“人工引水河”。这种“吃苦耐劳、一往无前,不达目的绝不罢休”的蒙古马精神震撼人心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河套儿女。
据统计,10年间,二黄河工程累计完成土方量1977万立方米,其中仅有387.7万立方米为机械开挖,其余1589.3万立方米均为人工开挖,占工程总土方量的80%以上,比一个西湖的蓄水量还要多。
为什么要开挖二黄河?从一件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几代水利人的深情讲述中,我们逐渐找到了答案……
黄河素来善淤善决善徙,上世纪中叶,黄河经常泛滥甚至改道。有历史记载的2000多年中,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,重要改道26次。那时的巴彦淖尔人,对黄河又爱又恨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初具规模的河套八大干渠都是直接从黄河开口引水,每年春季开河放水之后,渠里的水要流到秋后,等秋灌结束后再组织大量劳力去封堵河口,这就出现取水用水问题:枯水时,大小渠口向黄河争水,大强小弱,上优下劣,许多土地干旱歉收或绝收;水大时,洪水就会漫过渠堤,淹没大块良田沃土,形成洪涝灾害。而来年春季“放口”时,大量民工又需要在春寒料峭的冰凌水里,捞出上年秋天封堵渠口时塞填的麦草及各种泥石物料,方能疏通放水。这样苦寒湿重的劳动,当地人称作“捞渠头”。
“天旱引水难,水大流漫滩,耕地年年变,荒草长满田”一直是河套灌区的困扰。抗御水旱灾害,从根本上提高灌区灌排能力,成了巴彦淖尔人心中的一个强烈愿望。
1957年,国家出台河套灌区发展规划,计划修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。自治区下达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及总干渠工程的土方施工任务后,当时的巴彦淖尔盟委向全盟人民发出倡议,“因工程量大、时间紧、任务艰巨,全盟各族人民一定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,争取早一天完工,早一天受益。”
1958年11月15日,随着一声号令,天寒地冻的黄河边、田野里,近3万河套儿女挥洒青春、汗水和热血,以改天换地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勇气,凭借双手创造了奇迹。
“当时施工机械极度匮乏,就连最基本的劳动工具——扁担、箩筐和铁锹都是群众自备的。农村存粮严重短缺,干渠上的人们一整天只能吃上两顿土豆和白菜熬成的‘菜粥’,偶尔能吃上两个硬邦邦的窝窝头就算是改善伙食。”96岁的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村民张子才回忆。
“工地沿线没有住处,大家就自己动手用红柳条编成‘笆子’,立起来抹上泥、沿着土坝搭成简陋窝棚,但是根本无法御寒,有张砖头支起来的木板床那简直称得上奢侈。”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文化处文化科科长赵志刚在复述那段历史时,依然热泪盈眶。“泥水方最难挖,天寒地冻,大家的小腿全泡在冰水里,许多人落下了关节炎等病症。艰苦的条件,没有吓退勤劳勇敢的巴彦淖尔人,反而更加激发了斗志。‘英雄担’‘老虎队’‘铁姑娘战斗队’……这些光荣的称号背后,是一段段感天动地的故事,是一曲曲气壮山河的乐章!”
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。1967年6月,二黄河终于全线竣工通水。自此,黄河水通过总干渠在河套灌区实现了全灌域可控调节,河套灌区土地灌溉面积由300多万亩逐年增加到1000多万亩,旱涝保收的梦想变成现实。年均约46亿立方米黄河水经由灌区10.36万条7级灌排渠(沟)道的接力输送,日夜滋养着河套大地。
二黄河的建成,让河套灌区成为我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、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。依靠二黄河源源不断的灌溉滋养,河套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农耕奇迹:农民人均耕地10.6亩,是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5倍;粮食年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亿斤,快速增长到近些年的60亿斤以上;“吨粮田”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……
此外,二黄河还为全市大小湖泊、湿地、公园带来源源不断的补给,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条件,发挥出农田灌溉、生态补水、防汛固沙的重要作用,使整个河套灌区气候湿润、植被茂盛,成为地球干旱荒漠化地带一处稀有的绿洲、祖国“三北”防护林的重要基地。
“二黄河有水就不怕旱,我们要世代守护这里!”张子才每天会到黄河湿地公园散步,只因为那碧波荡漾间,有他65年前与无数河套儿女“舍小家顾大家”的生动回忆。(记者薛来薄金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