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0年前,会稽山以治水英雄、立国始祖、中华圣王大禹在此会稽诸侯,而名列中华九大名山之首;又以中华祖山昆仑山向南山脉的终止处,而名列中华四大镇山之首。
千年前,诗人元稹一句“莫嗟虚老海壖西,天下风光数会稽”,将古城绍兴推到了“天下之首”的位置,可见对古越绍兴的推崇。如今千年过去了,古城绍兴、会稽山仍旧是旅居人心中“白月光”的存在。
(资料图)
据记载,白居易曾三入浙东,第三次是他在担任太子宾客后的旧地重游,他在《想东游五十韵并序》里写道:“太和三年,予病免官后,忆游浙右数郡,兼思到越一访微之。故两浙之间,一物以上,想皆在且。”表达了对浙东山水的思念、对好友元植的想念,于是白居易顺运河来到越州,恰巧赶上一年一度的春日投简活动,于是写下了《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》。
阳明洞天在会稽山的余脉宛委山处,是道教的七十二洞天之一。据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记载:守仁“游九华归,筑室阳明洞中”。洞天并非是洞,而是一片山谷,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在此修行导引术,进行讲学的活动。现在,阳明洞天已成为越城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。
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,历史文化遗存丰富,是国内首批开放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。216座桥梁形态各异,内有省级文保单位避塘。公园东侧的梅山,是因汉代名士梅福隐居此山而得名。
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复国雪耻,后人为缅怀越王而在府山东南麓建越王台。越王台状如城楼,据《越绝书》记载:“越王台规模宏大,周六百二十步,柱长三丈五尺三寸,溜高丈六尺。宫有百户,高丈二尺五寸。”
图源@绍兴文旅发布
大诗人李白游览越城时回想起越王勾践的往事来,感慨万千,于是写下此诗。
现越王台为1980年重建,以条石砌台基,把旧砖保护在内。现今的越王台飞檐翘角,朱梁画栋,极具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。越王台下部分为砖砌结构的越王台基座,系宋代建筑遗址,基座中间有一高7米的拱形大门。台上为五开间单檐歇山顶水泥仿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,上面悬挂沙孟海先生题写的“越王台”匾。从越王台向西拾级而上,登临府山主峰,上有望海亭,可饱览越中风貌。
恢弘却又古朴的越王台将历史的记忆与精神镌刻于一砖一瓦。迈入其中,忆那一段古越国的峥嵘岁月,忆那一代古越先人的铮铮风骨,卧薪尝胆之志在代代传承中历久弥新,让吾辈赓续这一精神,在新时代勇毅前行!
沈园是越城的浪漫。沈园,又名“沈氏园”,始建于南宋,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楼台亭阁、小桥流水、绿树成荫,历经时间的洗礼,仍不改芳华,沈园的魅力不仅在于“景”,还在于“情”。
「桃花落,闲池阁。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」,一曲钗头凤,极尽唏嘘感叹。千年不老的凄美爱情,跨越时空,流传不息,让沈园成为痴情男女神往的地方。
书圣故里这片至今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,是越城历史文脉的灵魂凝聚。老旧的街弄,斑驳的建筑,在书圣故里漫步,一步一景,仄仄青石板铺就的小巷,一种隐匿于岁月的温柔便漾在了眼前。
一坛好酒,除了原料与工艺,更有赖于时间的沉淀。古越龙山的黄酒中央酒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酒库,这里所储存的酒坛如果挨个排列,可以从京广线起始点排一个来回,绵延八千里。古越龙山还拥有1928年产的陈酒,也是保存至今最为古老的绍兴酒。
清代学者顾炎武曾写下《禹陵》一诗,细述禹陵历史。相传4000多年前,神州大地洪水洋洋而不息。大禹受命治水,“八年于外,三过家门而不入”,与百姓历尽艰辛,终于治平了洪水之患。后来,“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”,遂以山为陵。
大禹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王朝的创建者大禹的陵墓,也是大禹在中国唯一的纪念墓地。据《史记·夏本纪》载:“禹会诸侯江南,计功而崩,因葬焉,命曰会稽。”
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,由禹陵、禹祠、禹庙三部分组成,其屋群高低错落,各抱地势,气势宏伟。
鲁迅在文坛的地位,不只在语文课本里。一直以来,他都是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学家、评论家所热切关注的对象。
内容来源:越城文旅